產權優勢:
產權包括所有權、占有權、支配權、使用權、收入權和處置權……中國的是70年的使用權,沒有“所有權”。而加拿大買到的是房屋土地的“永久性產權”和“使用權”。
增值潛力優勢:
相比國內這幾年的暴漲(基本就是前面的人賺后面的人的錢),國外房價的走勢很“穩”——年增長7%~10%,大約7~10年翻一番。目前全球各國都在經濟寬松(印錢),所以國外房價增長比較快。
低風險優勢:
判斷指標一:空置率。按國際慣例,商品房空置率在5%~10% 之間為合理,10%~20%之間為危險,20%以上為嚴重積壓。目前國內的空置率很高。而加拿大的空置率在1.6%~1.8%左右。
判斷指標二:租售比。目前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等四大一線城市,普通住宅的平均租售比均小于3.5%(上海整體租售比僅2%~3%)。加拿大和澳洲房產的租售比是多少呢? 5.3%左右。
貸款門檻優勢:
貸款利率:中國的是5.4%左右> 加拿大2%~2.3%左右;
首付比例:中國的是30%左右> 加拿大約10%。
政府支持:
國外政府常常鼓勵大家買房。但澳洲等地目前限制外國人買二手房,只能本地人才能購買。相比較而言,加拿大對來自中國的海外投資者更加友善。
看服務方專業度
在國外,買房子優選知名開發商的樓盤項目,這樣省力,服務也更有保障。中介的專業性也比國內高很多,哪怕只是做拿鑰匙開門帶人看房子的工作,也需要職業資格認證。
目前是在加拿大購房是絕佳時機
KNIGHT FRANK報告: 溫哥華豪宅價格增速全球第一
溫哥華的“地王們”亦即房地產市場排在前5%的高端房產,從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,價格上漲20.4%,把其他33個國際大都市遠遠甩在后面。
溫哥華連續兩個季度位列“主要全球豪宅城市指數榜”的榜首。同一份研究報告中還指出,溫哥華的房屋供應量去年下降了32%,但是當地需求卻隨著海外市場介入而瘋長。
加幣匯率走軟直接帶動樓市
加元今年不斷跌破新低,受到油價下跌影響,再創2004年7月來的新低點,貶至1加元兌0.7715美元。加元匯率的持續走軟,直接帶動房市。